睡不著的原因
好不容易抵達山屋,原以為自己累得半死,晚上應該會睡得超級香甜,殊不知整夜翻來覆去、睡睡醒醒,迷迷糊糊之際,睡前設定好的鬧鐘,就已經無情地響徹雲霄,催促我起床。相信熱愛爬山的人,都曾經遇過類似的情境。其實,在高山上睡不好的原因很多,簡單可以區分為「外在干擾」或「內在不適」,若想要解決或是預防,就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外在干擾在一位難求的「山屋」尤其常見。可能大家抵達的時間不同、作息時間也不同,但畢竟空間不大,總不能自己要睡的時候,要求其他人都不開伙、不亮燈、不說話。此外,山友們睡覺時都在同一空間,就算作息一致,一旦睡著難免鼾聲此起彼落、互不相讓。不管是過強的聲音或光線刺激,都有可能讓我們的大腦處於緊張的備戰狀態,無法好好休息,而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,更是褪黑激素的剋星,造成其分泌量下降,生理時鐘因此延遲。
內在不適則是我們身體對於高海拔環境的適應不良,包括氣壓下降、氧氣濃度下降、溫度下降、濕度增加等等。所以睡不好,有可能源於高山症,也有可能源於呼吸道過敏反應,或是加劇的睡眠呼吸中止症。
也因為在山上睡不著、睡不好的原因這麼多,所以2018年版的「路易絲湖急性高山症評分」才把睡眠障礙移除,就是怕反而影響到高山症的評估。
預防勝於治療
如果睡眠障礙的原因是外在干擾,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,降低其程度,像是眼罩或耳塞。當然,自己的行為模式也很重要,建議避免睡前使用手機,在預計入眠的時間前十幾分鐘關燈或戴上眼罩,促使褪黑激素分泌。
若是內在不適導致睡眠障礙,則建議盡量減少身體暴露的環境變化。首先,讓身體緩慢適應海拔上升的速度,人體的生理調適大約需要3~5天,尤其當海拔超過2500公尺時,建議停留個2天再繼續上升;其次,要注意口鼻保暖,減少呼吸道直接暴露在濕冷的空氣中,預防過敏。此外,若自己本身有比較嚴重的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,則建議用背包或外套墊在背後,讓自己維持側睡的姿勢,不只能讓自己睡得好些,也可以減少對其他山友的干擾。
當下可以做什麼?不能做什麼?
如果已經翻來覆去睡不著,或是發現自己很淺眠,幾分鐘就醒過來一次,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?又有哪些是不建議使用的方法呢?
可以做/
不能做/
歡迎大家與趣健行LINE@客服 聯絡(https://bit.ly/3idB06Q)
我們將用最專業的經驗提供大家登百岳或其他高山的建議
作者:陳柏榕 / 實青健管勞工健康服務醫師
本網站所有編輯過的文章及自製圖片屬「趣健行國際戶外運動有限公司」網站版權所有,未經本網站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、複製及轉載。